近日,魯能海西州多能互補集成優化國家示范工程50兆瓦塔式熔鹽太陽能熱發電項目正式投產發電。該項目填補了國內風光熱儲調荷智能調度的技術空白,是世界上首個集風光熱儲調荷于一體的多能互補科技創新項目。這一重大突破將助力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能源發展,“新能源+多能互補”的路子將在青海越走越寬,青海能源事業也將在探索中愈走愈遠。同時,海西光熱發電作為青海的“新名片”,將領跑我國能源轉型新方舟。
海拔2800米的格爾木市,是全國太陽能資源最豐富的地區之一,魯能海西州多能互補集成優化國家示范工程50兆瓦光熱項目就位于青海格爾木市東光伏發電園區。該項目于2018年5月份開工建設,是目前國內建設工期最短、儲熱時間最長的項目。省能源局堅定貫徹國家能源戰略要求,積極支持項目前期審報、核準工作,共同參與精心謀劃并全力指導魯能集團推動項目實施,在沒有可借鑒經驗的條件下,協助項目業主克服施工困難和建設挑戰。同時,魯能集團堅持實施工程全過程管理,保障工程安全、施工質量、狠抓進度,最終圓滿完成項目建設和投產任務。
據悉,該項目突破了新能源大規模開發利用的瓶頸,可24小時穩定連續發電,實現清潔能源完全供給,為電網調峰調頻提供支撐,穩定電網輸送能力,有效解決“棄風棄光”的難題,對我國光熱技術的進一步發展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,同時也對國內塔式光熱發電系統的設計、產品技術和標準規范等方面起到了重要的示范作用。